
健康餐盒裡的寶藏,那些藏於其中的菇類食材
——營養師農場/舒肥底加 x 環南市場蔬菜攤123號
訪談撰文|東園誌
現代人生活忙碌,較少花心思去注意飲食是否吃得健康均衡。食物選擇越來越多,逢年過節大魚大肉,長期下來容易造成身體的負擔,甚至可能引發慢性疾病。近年來,越來越多營養師透過社群媒體提倡正確的飲食觀念,健康飲食的潮流蔚為風行,健康餐盒也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,提供我們便利、健康、營養的新選擇。
在東園街上,就有一間由營養師經營、販售健康餐盒的店家——舒肥底加(營養師的健康餐盒)。陳老闆透過健康餐食的販售與推廣,為南萬華居民的飲食健康把關。

陳老闆與家人都是萬華人,會在家鄉開店是想要將食農教育、健康飲食的理念傳遞給在地顧客,所以和舒肥底加的創辦人一起在南萬華開立了實體店面。身為營養師的陳老闆,運用營養學的專業,在設計餐盒時,特別注意食物的營養成分比例,判斷其對身體的影響,幫每一位用餐的民眾控管攝入的食物是否符合身體的需要。
講到健康餐盒,應該會馬上聯想到調味少、菜色單純、口感單一等形容,不過舒肥底家的餐盒選擇豐富,主食除了有雞腿肉、雞胸肉、豬肉、牛肉、海鮮跟素食可以選擇以外,還有不同的烹調口味可以挑選,甚至能依據自己的飲食計畫搭配客製化選項。副餐的配置也不馬虎,在餐盒中可見多種類不同顏色的蔬果,均衡養分,讓我們吃得健康,又能滿足味蕾。

要能做出保有食物口感、美味又有益於身體的餐盒,食材的選擇最為重要。舒肥底加團隊在三峽有自己經營的農場,從種子選擇、種植、採收跟產品生產都層層把關,實現「從農場到餐桌」的理念;自己農場沒有生產的食材,則跟品管優良的市場攤商購買,確保品質跟口感。其中菇類的食材,就是來自環南市場。
在舒肥底加的健康餐盒、沙拉餐盒中,所有品項的配菜都含有菇類料理。我們很好奇這種對我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的食材,為何會被老闆看中,加入餐盒?老闆跟我們分享道:「菇類其實是高營養價值的食材,內含寡醣、膳食纖維、多醣體;所含多醣體主要為β-葡聚醣,可以幫助活化免疫及增強抵抗力。我們堅持讓消費者在餐盒中攝取足量且五色以上的蔬菜,所以菇類不可少。環南市場蔬菜攤 123 號販售種類多元的菇類,符合我們追求多種營養素的需要,所以我都跟他們叫貨。」聽完這一席話,引發我們更多對於販售菇類食材攤商的好奇,所以經過老闆的介紹,我們去到了環南市場,想了解更多關於菇類食材的知識。

來到環南市場蔬菜攤123號「菇樂園」,攤如其名,是專售菇類食材的攤商,老闆李先生是第二代經營者。據他所述,家族已經經營菇類販售的事業超過六十年,而他退伍後接手家業,至今也有三十一年的時間。
在攤位上可以看到琳瑯滿目、大小、品種、顏色不同的菇類食材,每個都經過仔細的包裝,表面圓潤無損、色澤光亮,看起來非常整齊乾淨。「菇類容易磕碰壞掉,所以我們在放上攤位販售前,都會有人力協助挑選跟分裝。」李先生說道。聊到菇的種類,李先生跟我們說最多人買的是金針菇、杏鮑菇、香菇、袖珍菇跟木耳,還向我們分享一道他的私房料理:「我會推薦客人金針菇川燙後和紅蘿蔔絲、木耳絲、肉絲做涼拌,很清爽好吃!」

在與李先生一來一往的互動中,我們了解到台灣菇的產地原來有苗栗、台中、南投、雲林、嘉義,最南到屏東;也知道吃菇類能提高代謝力、提升抗氧化力,亦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。這些小知識,讓我對於菇這個食材有更多的認識。
從東園街上的舒肥底加,到環南市場的蔬菜攤,我們追溯了菇類食材從市場到店家的過程,看見食材如何因為攤商的把關保有新鮮的品質與口感,到了店家後,再透過巧思烹煮設計成健康餐盒,把關我們每天的飲食健康。經過與舒肥底加跟蔬菜攤123號的互動交流後,我們才有機會知道平常我們鮮少注意的菇類料理,原來對我們的身體有這麼多正向的益處,希望未來吃到它們時,能讓我們對食物、食材的營養與來源有更多的思考。
